时间:2022-09-09 01:24:30 | 浏览:69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7月的一天,53岁的德保县贫困户潘明阳举家搬进县城“老乡家园”的楼房,成为一名业主。
这对潘明阳来说,做梦都能笑醒,祖辈们的愿望,他实现了。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有贫困人口8.8万多,且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缺乏发展产业资源,贫困面广且深。
如何解决贫困群众生存与发展问题,德保县按照中央提出的“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12+1”个安置点(县内安置点12个,跨县安置点1个),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
“老乡家园”是德保县“12+1”的一个安置点,这里规划建设27栋安置住宅楼,配套商业用房及幼儿园、小区道路、绿化、给排水、供配电、燃气、环保等辅助工程。规划总投资4.64亿元,计划安置1845户8527人。
在德保县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
在潘明阳家,记者看到客厅里摆放着木制饭桌、冰箱和饮水机,电视分布在3个小房间,新家具装扮的居室舒适而温馨。潘明阳说,他本是德保县茶亭村的一个贫困户,一家5口人,生活一直比较艰难,后来靠党的政策,花了1万元买了这套96平方米的房子,这在以前怎么都不敢想。现在全家人不仅住有三房一厅,每月做生意还有几千元收入,生活比山旮旯里好多了。
一直以来,求富是贫困群众最大的梦想,只要搬迁生活有保障,谁愿在山旮旯里受穷。围绕“贫困户搬迁后生活怎么办”议题,德保县党委、政府经过多次研讨,摸索出引进企业及引导当地能人创办“扶贫车间”等模式,旨在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干农活与上班挣钱“三不误”。
“今年9月,小区幼儿园、小学开始招生,方便接送孩子,我也可以进小区‘扶贫车间’务工补贴家用。”“老乡家园”住户黎兰周说,为孩子她已做了多年专职主妇,全家人靠爱人打工维持,搬迁后,这种状况得到改变。
在“老乡家园”,来自深圳的吉美菲玩具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深受搬迁户欢迎。如今,在这个厂成为熟练工的贫困群众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在2200元以上。而在德保县敬德镇,当地能人许兰巧在暮洞村创办扶贫车间,20名员工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员工每人每月平均收入1800元左右。
敬德镇党委书记农启曼认为,开办“扶贫车间”到村屯,既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又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有着“双带动”“双丰收”的功效。
百姓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能喊口号。德保县在规划建设安置点项目时,就多方筹集2亿多资金在县城移民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附近建设第二高中、第四小学、文化体育中心,设置了社保业务服务室、民政业务服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妇女儿童(青少年)之家等功能室,其目的是实现“群众搬到哪里,管理与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承诺,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德保县移民局局长农济铭说,截至2018年7月,全县已完成9个安置点的住房建设,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户1366户5825人。在实施过程中,县里实行后援单位包动员宣传、包对象精准、包搬迁入住、包后续发展、包就业创业、包稳定脱贫等责任制,确保搬迁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致富。
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说,未来两年,德保县还将从三方面完善移民(脱贫)搬迁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组织搬迁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二是对搬迁到县城、重点镇安置的贫困户,确保每户有1人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三是盘活搬迁贫困户的原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资源,统筹好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学、就医,衔接好搬迁贫困户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记者 张爱林)
2月9日下午4时,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月8日中午12时至2月9日中午12时,百色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例,其中德保县51例、靖西市3例。截至2月9日中午12时,本轮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0例,
这里有如梦如画的曼贝侬小西湖有美不胜收的红枫林天堂有中国最大的恒温酒窑……“仙佛未经吾独往,奇景天留词客赏”深藏浪漫与奇景的德保如同一颗遗世明珠未被世人窥见德保是什么地方位于广西西南部的德保,是清代广西18个府的治地之一。
德保红叶森林公园美景(资料图)。通讯员黄桂珍供图广西新闻网百色11月9日讯(通讯员寻慧蓉黄桂珍)“根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测模型计算结果,预计今年德保红枫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11月9日,百色市气象局发布“德保红叶观赏指数
德政干〔2021〕23号德保县人民政府关于陆广涛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经研究决定:陆广涛同志任德保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免去其德保县烤烟生产服务中心主任职务。谭月球同志任德保县烤烟生产服务中心主任,免去其德保县。
为切实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安区积极组织人员对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申报的小产业补贴到户资金进行全面核查验收。据悉,目前全区共3674户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提交小产业补贴申请,补贴金额达33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