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1:20:30 | 浏览:614
念印村村史室。黄少将 摄
念印村文化广场。黄荣广 摄
群众种植芭蕉芋。黄少将 摄
广西新闻网德保3月29日讯(通讯员 陆艳娇 黄荣广)近日,在德保县巴头乡念印村村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到了半山腰,山下的民房若隐若现。向下俯视,新耕的田地从山腰一层层往山下延伸,勤劳的农民正在田里有的开着农耕机,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播撒下种子……展现出一幅播种希望的春耕实景图。
“这种叫芭蕉芋,今年我们家种了10亩,有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组织带头种植,我们不愁技术和销路。”念印村党员、养猪致富能人彭直业说,芭蕉芋全身都是宝,既能收割叶子喂猪,还能卖芭蕉芋赚钱。他说,种子是村委会先提供,等收成了再等价折回,有商家负责到村里收购,不担心销路。
2022年,全村在家的群众几乎都种芭蕉芋,特别是像他这样发展养猪产业的人,需要大面积种植。彭直业是村里典型的党员致富能人,今年家里养了20多头猪,预计种植10亩左右的芭蕉芋。
为了寻找适合村里长期发展的产业,念印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发展良方。经过多方考察,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因地制宜,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芭蕉芋产业,并计划建立芭蕉芋加工厂,将芭蕉芋制作成芭蕉粉再转卖出去。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家的村民积极参与芭蕉芋的种植,全力将芭蕉芋产业打造成念印村的特色农产品。
驻村第一书记黄军战介绍,今年除了发展的300亩芭蕉芋,村里最大的产业就是养猪产业,全村养殖近500头,有散养的也有养殖大户的。
养猪达人许宜新,是2017年的脱贫户,在外打拼多年后,2018年决定返乡发展壮乡猪。经过几年的磕磕碰碰,他们的规模越加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今年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存栏就50多头。年初疫情发生的时候,他还联系了村“两委”,想要捐赠一头猪,尽一份绵薄之力,回馈脱贫攻坚政策的优待。他今年决定将壮乡猪养殖规模再扩大,争取打出品牌,卖得更远。
沿着村道一路进村,道路干净整洁,两旁都安装太阳能路灯。来到村部旁边的重阳树下,一座古朴的石头红瓦房展现在眼前,那是念印村的村史馆。透过刷满绿漆的窗户,石磨、木柜、老布鞋、黑白电视机等等一一陈列在眼前,每一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念印村各家各户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旧址,原模打造了属于念印村的史馆,让年轻一代人能更好了解村里发展的历史,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忆苦思甜,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自己将来要怎么做、怎么样为更好地家乡建设出力。”黄军战说。
在村史馆前的重阳树下还建了讲习所,鼓励致富能人分享“致富经”,阅读达人分享感悟,老党员、乡贤讲村史党史故事……实现了暖身心、丰物质、振精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会继续以村史馆为学习平台,以重阳树下讲习所为学习阵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彭直报说。
傍晚时分,近百头土山羊从山坡奔腾而下,在领头羊的带领下,随着主人的召唤浩浩荡荡归家。芭蕉芋、壮乡猪、山羊,村“博物馆”、重阳树下的讲习所……念印村正在描绘着一幅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蓝图。
当前正值玉米、百合等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期。走进安源区高坑镇裴家村的农田里,村民裴建国夫妻俩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今年,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我们将自己的4亩承包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农作物,每亩不但能得到5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自己承包土地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闵孝镇双屯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工作调。去年,江口县闵孝镇双屯村获批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示范点工作开展以来,闵孝镇认真对照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聚焦“五大振兴”和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
茅圻村张家湾梁子湖畔,村湾在你追我赶中美起来——鄂州茅圻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访记者杨念明 通讯员潘友明 柯明珠深藏的珍珠,一旦发掘就会闪发出璀璨光芒。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就是这样一颗藏在梁子湖畔的珍珠。这个三面环湖、有5000多米湖岸线的村
“一带串珠”下,玉双路沿线村庄迎来蜕变。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星亮 摄一条路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距离当阳城区十几分钟车程的玉双路沿线,山青如洗,田畴似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被照进现实。通车一年,玉双路沿线四个村庄在“一线串珠”中迎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袁培根)“我是村里出去的大学生,村里需要我,我就回来了。”汉川市里潭乡竹林村“85后”党支部书记周业琼坚定地说。1987年出生的周业琼,2009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曾在广州美的空调有限公司担任主管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广强 本报通讯员 杨丽娜高端山居民宿、水上透明餐厅、屋顶网红秋千……11月11日,周四,网红原生态文旅民宿“周窑十八坊”周末的客房已被预订一空。自10月1日试开业以来,周窑十八坊让慕名前来的游客
“俺闺女结婚后在娘家的原承包地,村集体能不能收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按照这一规定,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村集体是不能收回承包地的。”一问一答、清晰明
谈及霍山,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境而过。的确,“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的地貌形态,造就了“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态特征。大山曾是这座城与外界互通的羁绊,如今则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今年6月,安徽省文旅
喜迎二十大广阳区南汉村:百宝荟萃 大放异彩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走进广阳区九州镇南汉村,一座仿古牌坊立在村口,村内是一排排风格一致的仿古建筑,处处透着传统文化气息。南汉村历史悠久,自明代开始,就有村民到北京琉璃厂做工,为宫廷服务。几百年来,历
来源:经济日报桲椤树社区居民在线束工厂上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摄桲椤树社区居民在采摘大棚草莓。 张建伟摄(中经视觉)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一边是社区为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